傅抱石国画《虎踞龙盘今胜昔》。张艺瑶 摄
黎冰鸿油画《水电站发电了》。张艺瑶 摄
“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展览现场。张艺瑶 摄
春和景明,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美在荟萃——全国美术馆珍藏作品汇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15家美术馆的馆藏珍品500余件。各地域流派、艺术门类汇聚一堂,共同叙述着春天的故事。
“一站式”打卡全国15家美术馆
“平时基本一两周来逛一次美术馆,这个展不同于以往,来自全国各地的展品都汇聚到北京来,还都是名家名作,很期待。”一对中年夫妇兴奋地告诉记者。
汇展为观众送上了一份春日文化大礼,以美术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汇展荟萃经典精品、云集名家大师,各地美术馆立足地域特色,精选重要艺术群体代表作,展出彰显地域底蕴与艺术气韵的精品,共同构筑起百花齐放的艺术大观园。
一层1号圆厅,在傅抱石中国画《虎踞龙盘今胜昔》前,观众纷纷驻足。傅抱石是“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其笔墨豪放,气势磅礴,画作构思精熟、意境深邃,具有强烈的地域和时代特色。这幅画创作于1964年新中国成立十五周年之际,是傅抱石根据毛泽东同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诗句而创作的诗意画作品。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闻讯后,欣然写下这首诗,描写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的雄伟壮阔、气势磅礴场面。在画作中,画家描绘的是南京城的壮丽景色,沐浴在朝晖之中的紫金山及其周围景致,以浪漫的诗意呈现出来。近处,紫金山巍峨高耸,天文台亦清晰可见;中景,江上轮渡往来,两岸工厂林立,烟雾缭绕;远处,红霞烂漫,水天一色。新中国成立后的南京繁忙而祥和,墨色淋漓间,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跃然纸上。
珍品传真意,典藏遇知音。一件件精选作品背后,蕴藏着动人的创作故事,观众与艺术家仿佛在这里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交流。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展区内,黄宾虹《山水纪游册》前,一位银发阿姨仔细端详。她告诉记者,自己是退休教师,喜欢看这种运用传统方式呈现的安安静静的展。“看画也是在看画家的人生。很多画家,他们的人生都是起起伏伏的。没有一定的阅历很难画出有深度的作品。”黄宾虹早年激于时事,后潜心学术,深研画史、画理。他曾说:“古来画者,多重人品学问,不汲汲于名利,进德修业,明其道不计其功。虽其生平身安淡泊,寂寂无闻,遁世不见知而不悔。”黄宾虹平生漫游祖国名山大川,耋年作“纪游册”,借着这些画稿,画家似乎也成为画里人物,得以卧游徜徉一番。
从浙江美术馆带来的“浙派水墨人物”,到湖北美术馆呈现的馆藏大漆艺术,再到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出的民间艺术佳作,不同美术馆展区可谓异彩纷呈、各美其美,让我们饱览各地美术特色的同时,更感受着艺术家们的情感温度。
壮丽画面展现大美中华万千气象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步入广东美术馆展厅,浓郁的岭南风情扑面而来。挂满枝头的丹荔、金黄圆润的柑橘、阔大繁茂的芭蕉叶、个头硕大的南瓜,橙黄橘绿,好不热闹。在“食香衣果”的岭南,瓜果题材的作品十分常见。新春之际,这里一派花团锦簇、绿意盎然,洋溢着无尽的生命气息与绵绵的生活气韵,传递着丰收的愉悦与耕耘的辛勤,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愿景的缩影。
壶口观瀑、西溪纪胜、羊城春晓、新疆风景……漫步观展,一步一景,一时间,观众便行走在中华大地上。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展厅带来了“人民的风景——关山月的首都写生与国画革新”专题展,展出关山月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北京、长江等地写生的作品。浩浩长江水,滚滚浪涛声,见证了艺术家行走大地、为人民而作的时代凯歌。
1978年秋,关山月与黎雄才一道游历青海、甘肃,重经河西走廊又访敦煌,西出阳关,先溯流而上,再顺流而下畅游长江三峡凡两来回,沿途写生。据此,关山月创作了一批表现江峡图景的重要作品。其中经典当属《江峡图卷》。
《江峡图卷》长达14.1米,浓缩了绵延6000多公里的长江图景。巴水横天,重崖之上,梯田泛起蒙蒙新绿;高峡深谷,蒸腾的雾霭中,船只与脚夫穿梭往来;断崖高岗,陡峭的岩壁之巅,山野人家开始了繁忙的生活……桅杆高高扬起,鸟儿展翅高飞,真是一幅潮平岸阔的山河景象。
关山月笔下的长江,是真实的人间烟火,是万里长江的生命脉动,更是他目睹的崭新时代。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反映热火朝天生活的艺术样式渐渐成为主流,画家们开始在传统笔墨中融入新的风格。江苏省美术馆展厅展出了江苏艺术群体“新金陵画派”的作品。新金陵画派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重要画派之一,画家们倡导“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的艺术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以新笔墨反映时代的巨大变化。
1960年9月,傅抱石率领“江苏国画工作团”长途写生,相继走访了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六个省十几个大中城市,途中瞻仰革命圣地,参观建设工地,游览风景名胜。钱松喦后来在《壮游万里话丹青》中写道:“从那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面、革命圣地和革命遗址方面、历史文物方面、壮丽山河方面,都上现场的真实课本,没有一点不令人振奋……站在三门峡工地上,武汉长江大桥上,华山秦岭峨眉上,觉得浩气凌云,为做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毛主席指示艺术要有民族风格中国气派,我于此领会到我们祖国伟大,画中表现中国气派,应该是伟大的气派。”
新金陵画派创作出一批展现山河新貌、革命圣地的经典作品,拓宽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题材内容。《红岩》《连云港》《峡江云》《运河新装》……这些充满诗意、饱含情怀、呈现在作品中的意象,洋溢着一位位锐意中国画革新者的意气与热情。
昂扬奋进的精神力量一以贯之
一层1号圆厅正中央,陈列着一幅詹建俊的油画《起家》。詹建俊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油画艺术家,《起家》是他的成名作。该画作创作于1957年,取材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拓北大荒的历史。画面呈现的是暴风雨即将来临时,垦荒队员在杂草丛中安营扎帐的场景。
横长的幅面上,一群垦荒青年迎着大风搭建帐篷。整个画面中最为醒目的是被狂风吹得飞舞的白色帐篷,它在漫天的浓云中形成一道强有力的旋律,将整个场景包括画面中的人物都带动了起来。狂风中,青年们奋力拉扯着帆布,紧张的神情、忙碌的身影与风暴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出垦荒队员的坚强和勇敢。年轻的建设者们通过辛勤劳动开拓荒野,创造新的历史,青春无悔的英雄主义情结和浪漫主义情怀,在这幅画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有的画家则亲身参与了革命,他们投入忠实的感情,以笔墨记录历史。正如我国当代油画家侯一民所说,“每一件成功的作品都是血肉的寄托、内心的抒发,用自己的生命和情感来创作,这些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厅展出了一幅侯一民的油画《地下工作者》,它展现的正是作者曾经作为地下党员的亲身经历。
侯一民于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参与组织了反南迁迎接北平解放等工作。油画《地下工作者》描绘的是1949年北平解放前夕,昏暗灯火下,北平艺专青年地下工作者一边收听电台消息一边印刷传单的紧张场景。画面中帮忙运送传单的女学生脸上的紧张神情和门口黑暗处放哨的身影,更是凸显了形势的紧张。画面造型结实、下笔利落、色彩强烈、细节到位,是艺术家真情投入之作。
行至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厅,一幅高3.12米、宽1.7米的中国画《陆家嘴金融城》,则把观众带入现代“海派”的艺术世界。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执行馆长王一川表示,作为海派创新融合精神的承载地,上海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孕育着敢为人先的艺术创新精神。这些创作者或生于斯、或长于斯、或归于斯,是海派初露锋芒时的急先锋。《陆家嘴金融城》以鲜明的线条描画出都市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让人感受到不一样的现代化气息,闪耀着改革开放、锐意进取的光彩。
从《广州起义》到《群力》,从《十三陵雷雨》到《夯歌》,从《绿色长城》到《世界级生态岛》……展品呈现出来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难、持之以恒、昂扬奋进的精神力量一以贯之,并在新时代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