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宣传教育> 廉政文化> 史鉴>
新中国第一本《工人诗选》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8日 10:50:30     

虽然不知手上这本《工人诗选》何时何地淘得,可以肯定的是,当初见到这个书名便心头一喜:我就是从工人开始写工业诗的呀!

《工人诗选》为“通俗文艺丛书”一种,闻秋编,群育出版社刊行,地址为上海威海卫路503 弄39 号,1949 年12月出版,初版印数三千册,是新中国第一本工人诗选。此书有《写在前面》作为序言,编者通俗明白地说明了这本书的出版想法,文不长,照录如下:

“这里收集的工友同志们的诗歌,大部分是解放后江南城市工友同志们的初期创作。工友们学习文化,习作文艺作品,大部分都是从诗歌下手的多。同样,许多通俗报纸、杂志,和工人报纸、杂志收的来稿当中,一般规律也是写诗歌的占第一位。就因为这个缘故,这本《工人诗选》,就想对工农兵同志们有下面两个帮助:第一,想从这些诗选中,使工农兵同志们自己感到,我们自己是能够写出好诗来的!这里的诗歌,都是我们工人弟兄写的,并且一大部分是文化很低、初学文化的工人弟兄写的。这样,就使我们有了信心,别人能写的,我也就能写,只要有决心,肯努力就行。第二,想从这些诗歌中,使工农兵同志们有个学习的榜样。这些诗歌绝大部分的优点,是写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写的非常具体,不发空议论,不写空口号,并且还有许多写的很生动、很形象,用的自己的口语,念起来、唱起来又好听又顺口。使我们初学习作的工农兵同志看了,就好照这个样子去写,那也就会写出好作品来的。”

诗选分六类,有庆祝解放类、劳动生产类、诉苦类、慰劳解放军类、工会工作类、时事类,共选诗53 首,劳动生产类占了一半多,达30 首。每首诗不但有作者姓名,还有作者的工作单位,如第一首《八仙桥站头》,作者是“法电电车卖票员阿根”,第一段他写道:“八仙桥,真热闹,电车来往当当叫;乘客多,生意好,一日到夜忙得不得了。”第二首诗《打倒反动派解放大上海》,作者是“三轮车夫吕林生”,他开头就写:“一更进儿里,明月照上海,解放军真勇敢,开到前方来,替人民来报仇,打倒反动派。”写劳动生产的诗更有生活气息,如“同丰印染二厂李达”所写《织布歌》:“一只梭子两头尖,纡子纱管插中间。拉纱快得像射箭,织出白布送前线”。这就是工人写的诗,朴实无华,朗朗上口,如同过去的歌谣,有着民歌的风味。

此书编者闻秋即文秋,原名王文秋(1918—1993),江苏江阴人,1938 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后到延安鲁艺美术系求学,1948 年任《延安画报》编辑。她与作家柯蓝第一次见面,“她那高挑秀美的身材,她那女性温柔的曲线,她开朗的言谈微笑”,使柯蓝“仿佛触了电一般,心一下抓走了”。她很快与柯蓝结合成婚,一起随军南下进入上海,柯蓝到市总工会任《劳动报》总编辑,王文秋在总工会任文教副科长,后任市文化局艺术处工人文艺室副主任,期间她编辑了这本诗选。后调任新美术出版社编辑室副主任。

此书的发行人为王希槐,江苏江阴人,上世纪40 年代在上海新华印刷厂任厂长,后兼群育出版社经理,该社出版的“通俗文艺丛书”共有三种,除《工人诗选》,还有柯蓝著《咱们的老高》,柯蓝编《民间故事选集》。柯蓝是湖南人,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在上海出版了新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早霞短笛》。因为这是一家以美术书籍为主的出版社,它还出版了华山编文、彦涵木刻的《狼牙山五壮士》,连环画《解放海南岛》《金日成将军》等,1952 年它与另外八家私营连环画出版社合并为新美术出版社,又在1956 年公私合营中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王文秋与王希槐是江阴同乡,她在总工会做职工文艺工作,由她来编“通俗文艺丛书”,并把柯蓝的两册书列入丛书,都是顺理成章之事。后来,柯蓝响应党的号召,回湖南原籍深入生活,王文秋随丈夫到湖南,在文联任专职创作员。新时期调到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任会员工作部主任。她是美术科班出身,能画善书,也懂美术理论,编著《匈牙利艺术》,后与柯蓝合著长篇小说《蔺铁头红旗不倒》,合著长篇历史小说《风满潇湘》,后拍成电视连续剧《这一座高山》。按她生前遗嘱,所藏书画作品全部义卖,所得资金设立“柯蓝、王文秋文学艺术基金”,用于奖励优秀散文诗和国画作者。在中国现代文学馆还设有“柯蓝文秋文库”,陈列他俩的手稿、著作等。这是王文秋与柯蓝为后人所做的善事,可谓功德无量。(韦泱)


中共西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藏ICP备14000034号-1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1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