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党史故事>
一百堂党史课 |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里的故事:信仰之火永不灭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5日 11:23:44     

1927年7月2日夜晚,一群国民党反动派特务闯入一个年轻人家中,当场搜出现大洋三万八千八百三十二元和小洋四角。面对搜查,年轻人毫无惧色,假称自己是商人。一开始,反动派觉得生意人家里有巨款很正常,但他们转过身,看到家中饭桌上摆的是剩饭剩菜。“守着巨款,自己却在吃剩饭,这只能是共产党人的作风。”于是,反动派怀疑他是共产党员,将他带走了。

这名年轻人,正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赵世炎。

1901年,赵世炎出生在今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世态炎凉,希望儿子能够像一团火一样去照亮这个世界,故给他取名“世炎”。

1915年,赵世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中,他的革命生涯,自此开始。受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影响,赵世炎投入新文化运动中,并结识了李大钊等人。他经李大钊介绍加入少年中国学会,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参与主编《平民周刊》《少年》半月刊和《工读》半月刊等进步刊物,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

为探求救国之道,1920年5月,赵世炎远赴法国勤工俭学。期间,他每天都会坚持3小时的学习,阅读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小册子。他还经常到出租房的楼顶,借着夕阳的余晖读书,并自喻“黄昏之贼”。1921年春,赵世炎与张申府、周恩来等发起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年,赵世炎回国开展革命工作。他化名“施英”,到上海号召社会各界群众发扬五卅精神,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1927年3月21日,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经过30多个小时的激战,起义队伍打败了军阀部队。这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运动的一次壮举,为北伐军在江浙战场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严重的白色恐怖,赵世炎无所畏惧,仍夜以继日地工作着,继续领导上海地区的革命斗争。他在中共上海区委召开的干部会上曾说:“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的赵世炎,在狱中受尽苦刑,却始终坚贞不屈。他把敌人的监狱和法庭当成讲坛,大义凛然地宣传党的主张和共产主义理想“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一定会茁壮成长起来,共产党必将取得胜利。”

1927年7月19日,赵世炎在上海枫林桥畔英勇就义,把26岁的青春和满腔热血献给了革命事业。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发表悼念文章,称颂“赵世炎的牺牲是中国革命最大的损失之一”。

受赵世炎的影响,他的妻子夏之栩、三姐赵世兰、九妹赵君陶等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也有家人为了信仰壮烈牺牲。“先辈对我们的影响就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理想。”赵世炎之孙赵新炎说。

今天,在赵世炎的家乡龙潭镇,建有赵世炎故居和烈士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接待参观者及游客超过70万人次。

“龙华授首照丹心,浩气如虹烁古今,千树桃花凝碧血,工人万代仰施英。”英烈已逝,但信仰之火永不熄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罗泽旭 通讯员 夏亮)

 


中共西藏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藏ICP备14000034号-1

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127号